我們都有施永青
節錄自-[July 14] 孔少林原是物語
免費報紙《AM 730》不是上市公司,但透明度相當高。大股東施永青在自己報紙的專欄不時透露經營狀況,同時樂於跟其他傳媒分享辦報心得。最近施永青接受訪問時透露,《AM 730》去年7月創刊,本來打算打破《都市日報》十四個月達收支平衡的紀錄,可是由於對手《頭條日報》故意壓低廣告價格,《AM 730》目前每月虧損二百多萬元,預期要推遲至今年年底才可收支平衡。施永青把最敏感的財務數據坦蕩蕩地公開,不愧是香港傳媒界的黃大仙。
即使《AM 730》現況比預期稍遜,但辦一張新報紙能夠在二年內收支平衡,成績仍算是非常出色。根據本港三張免費報紙提供的數據,免費報紙已為讀者和廣告商接受,每日總印量逾一百萬份,廣告收入現況和前景不俗,成為本地報業一支實實在在、活力充沛的勁旅。
反觀收費報紙市場氣氛愁雲慘霧,一是出糧也成問題,一是不停傳出賣盤消息,一是長期打減價戰;加上互聯網步步向平面媒體進擊,尤其年輕人好像已完全失去讀報動力,收費報紙果真大勢已去?最近一位報業大亨高呼收費報紙未死,還提出走出困局之路,值得注意。這位非一般大亨,正是他弄至其他報業大亨永無寧日、《都市日報》的創辦人Pelle Tornberg。
《都市日報》創立只有十年,目前在十七個城市出版免費報紙,每日派發量逾七百萬份;以每日報量計算,已躋身全球三大報業集團之列。
Tornberg認為,收費報紙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定位。今時今日生活節奏,讀者沒有興趣去閱讀由記者轉述外電或集體報道的新聞,因為電子傳媒在新聞上做得比平面媒體更具時間感和震撼力。再者,《都市日報》的成功,證明讀者想要的新聞是平鋪直、簡單、非政治化。收費報紙不應花太多資源在「人有我有」的新聞上,應盡用資深記者的人脈網絡和分析能力,發掘出新鮮題材,用新角度去提供有見地的評論。
Tornberg認為,收費報紙絕對有得做,還可與免費報紙共存,但重點是定位要有特色,胡亂投放資源的報紙遲早被淘汰。他最感到莫名其妙的是,為何以知識為定位的報紙不斷走大眾化路線,擠進一個沒有出路的市場;他覺得收費報紙最大價值,是向讀者提供在其他媒體找不到的獨家及獨到評論,這也是讀者願意付鈔的動力。
假如Tornberg所言不虛,香港哪些收費報紙有得做、哪些不容易做下去,這個局不難拆解。
免費報紙《AM 730》不是上市公司,但透明度相當高。大股東施永青在自己報紙的專欄不時透露經營狀況,同時樂於跟其他傳媒分享辦報心得。最近施永青接受訪問時透露,《AM 730》去年7月創刊,本來打算打破《都市日報》十四個月達收支平衡的紀錄,可是由於對手《頭條日報》故意壓低廣告價格,《AM 730》目前每月虧損二百多萬元,預期要推遲至今年年底才可收支平衡。施永青把最敏感的財務數據坦蕩蕩地公開,不愧是香港傳媒界的黃大仙。
即使《AM 730》現況比預期稍遜,但辦一張新報紙能夠在二年內收支平衡,成績仍算是非常出色。根據本港三張免費報紙提供的數據,免費報紙已為讀者和廣告商接受,每日總印量逾一百萬份,廣告收入現況和前景不俗,成為本地報業一支實實在在、活力充沛的勁旅。
反觀收費報紙市場氣氛愁雲慘霧,一是出糧也成問題,一是不停傳出賣盤消息,一是長期打減價戰;加上互聯網步步向平面媒體進擊,尤其年輕人好像已完全失去讀報動力,收費報紙果真大勢已去?最近一位報業大亨高呼收費報紙未死,還提出走出困局之路,值得注意。這位非一般大亨,正是他弄至其他報業大亨永無寧日、《都市日報》的創辦人Pelle Tornberg。
《都市日報》創立只有十年,目前在十七個城市出版免費報紙,每日派發量逾七百萬份;以每日報量計算,已躋身全球三大報業集團之列。
Tornberg認為,收費報紙必須弄清楚自己的定位。今時今日生活節奏,讀者沒有興趣去閱讀由記者轉述外電或集體報道的新聞,因為電子傳媒在新聞上做得比平面媒體更具時間感和震撼力。再者,《都市日報》的成功,證明讀者想要的新聞是平鋪直、簡單、非政治化。收費報紙不應花太多資源在「人有我有」的新聞上,應盡用資深記者的人脈網絡和分析能力,發掘出新鮮題材,用新角度去提供有見地的評論。
Tornberg認為,收費報紙絕對有得做,還可與免費報紙共存,但重點是定位要有特色,胡亂投放資源的報紙遲早被淘汰。他最感到莫名其妙的是,為何以知識為定位的報紙不斷走大眾化路線,擠進一個沒有出路的市場;他覺得收費報紙最大價值,是向讀者提供在其他媒體找不到的獨家及獨到評論,這也是讀者願意付鈔的動力。
假如Tornberg所言不虛,香港哪些收費報紙有得做、哪些不容易做下去,這個局不難拆解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