飄來榴槤之香
節錄自-[July 7] 孔少林原是物語
出外公幹,開完一整天會議,對我來說,一個人在外地,最好的節目是吃一頓地道美食。最近出差到新加坡找到好地方,可以跟大家分享。
在香港已經式微的大排檔文化,在新加坡卻如雨後春筍,愈做愈旺。新加坡友人介紹在Orchard Road的Wisma Atrium裏面,有一個叫Food Republic的Food Court,大排檔入商場,食品種類包羅萬有兼有空調,舒舒服服。
我早、晚餐去了幾次,實在不錯。先說早餐,有我喜愛的印度甜鬆餅(Roti)加拉茶,比牛角包配咖啡更合口味,香港吃不到。另外明爐慢烤厚多士,加「咖央」亦美味,如果怕甜可以改塗牛油,跟烚得外皮僅熟、裏面全生的雞蛋同吃,因為多士有一定厚度,所以能夠做到外脆內軟,香港茶餐廳現在做的薄薄一片,不對辦。
晚飯時間,選擇極多。我試過而水準不錯的有串燒沙爹、馬來咖喱、椰醬飯、炒貴刁、醬油炒蘿蔔糕及客家釀豆腐撈麵,全部都是地道食品。做得最好,每次去到都大排長龍的是「豐泰」的「蝦仔麵」(福建炒麵)。福建炒麵的做法是將油麵和麵線,加肉絲、大蝦、鮮魷、蜆肉先炒熟,再加湯汁燜一燜,令麵線入味,所以應該叫福建燜麵。以前留學的時候,新加坡同學很懷念這道福建食物,所以我每次去新加坡總要試一試,可惜每次都失望而回;一是燜得太糊,一是淡而無味。今次試過「豐泰」的蝦仔麵,才見識真功夫,麵線不軟不糊,有鮮味,真是吃得「連汁都撈埋」。早餐時候見師傅剛開檔,請教之下,得知烹調重點,是用大量蝦頭加雞骨熬成濃湯,才有如此鮮味,難怪難怪。
如果未夠喉,喜歡吃榴槤的話,可以驅車到Upper Serangoon Road的717榴槤店,專賣最頂級馬來西亞榴槤。吃榴槤要由淡至濃:D24清甜甘香,要先上。之後可以試「小種子」D1,果肉非常細小,外皮有點煙煙韌韌,味道極濃,久久不散,是極品。最後試XO,因為是老樹,最多肉,苦味最重,吃這個,已經是大學級數。試過這些真正的榴槤,回港後,很難再吃泰國的金枕頭。 如此一夜,應該可以心滿意足,回酒店早點睡。緊記不要在酒店升降機內打嗝,因為榴槤味會嚇死外國人。
出外公幹,開完一整天會議,對我來說,一個人在外地,最好的節目是吃一頓地道美食。最近出差到新加坡找到好地方,可以跟大家分享。
在香港已經式微的大排檔文化,在新加坡卻如雨後春筍,愈做愈旺。新加坡友人介紹在Orchard Road的Wisma Atrium裏面,有一個叫Food Republic的Food Court,大排檔入商場,食品種類包羅萬有兼有空調,舒舒服服。
我早、晚餐去了幾次,實在不錯。先說早餐,有我喜愛的印度甜鬆餅(Roti)加拉茶,比牛角包配咖啡更合口味,香港吃不到。另外明爐慢烤厚多士,加「咖央」亦美味,如果怕甜可以改塗牛油,跟烚得外皮僅熟、裏面全生的雞蛋同吃,因為多士有一定厚度,所以能夠做到外脆內軟,香港茶餐廳現在做的薄薄一片,不對辦。
晚飯時間,選擇極多。我試過而水準不錯的有串燒沙爹、馬來咖喱、椰醬飯、炒貴刁、醬油炒蘿蔔糕及客家釀豆腐撈麵,全部都是地道食品。做得最好,每次去到都大排長龍的是「豐泰」的「蝦仔麵」(福建炒麵)。福建炒麵的做法是將油麵和麵線,加肉絲、大蝦、鮮魷、蜆肉先炒熟,再加湯汁燜一燜,令麵線入味,所以應該叫福建燜麵。以前留學的時候,新加坡同學很懷念這道福建食物,所以我每次去新加坡總要試一試,可惜每次都失望而回;一是燜得太糊,一是淡而無味。今次試過「豐泰」的蝦仔麵,才見識真功夫,麵線不軟不糊,有鮮味,真是吃得「連汁都撈埋」。早餐時候見師傅剛開檔,請教之下,得知烹調重點,是用大量蝦頭加雞骨熬成濃湯,才有如此鮮味,難怪難怪。
如果未夠喉,喜歡吃榴槤的話,可以驅車到Upper Serangoon Road的717榴槤店,專賣最頂級馬來西亞榴槤。吃榴槤要由淡至濃:D24清甜甘香,要先上。之後可以試「小種子」D1,果肉非常細小,外皮有點煙煙韌韌,味道極濃,久久不散,是極品。最後試XO,因為是老樹,最多肉,苦味最重,吃這個,已經是大學級數。試過這些真正的榴槤,回港後,很難再吃泰國的金枕頭。 如此一夜,應該可以心滿意足,回酒店早點睡。緊記不要在酒店升降機內打嗝,因為榴槤味會嚇死外國人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