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臭皮匠
節錄自-[July 4] 孔少林原是物語
大部分市場所謂「基金愛股」,通常業務都較集中,並有幾位像諸葛亮般聰明的管理層領軍打下江山,才得到基金賞識。一旦業務開始分散,公司估值往往由於分析員的跨行業視野有限而遭低估,路勁基建(1098)便是其中之一。
路勁的主業是經營公路,經營狀況其實相當穩健,但一直未受市場注意,我認為主因有三個:一是路勁公路業務自上市後平均年增長只約10%,跑輸大多數公路股;二是路勁除公路業務外,還在廣州和江蘇常州發展地產業務,一般公路股分析員因為不會分析地產項目,於是將此視為風險因素,估值於是被打折扣;三是太「心多」,投資美國西洋參業務,至去年依然微有虧損。
在第一點,路勁增長落後於其他公路股,其實是錯覺。內地的車輛穿州過省時,會傾向使用高速公路而非普通公路,除了因為省時間外,省下來的汽油支出絕對可抵償路費,這一點可從路勁年報中清楚印證。路勁現有二十一條收費公路,只有五條是高速,但已佔公路收入六成,並且每條高速公路都有10-20%的收入增長,與普通公路增長此起彼落不一樣。路勁在2003年開始加強投資高速公路,盈利年增長亦應分開二段時間看;2003年前年增長只5%,2004年後已加速至每年平均超過20%。只要投資高速公路,減持普通公路策略不變,增長勢頭應可持續。
如果細心分析業務性質,其實第二點憂慮根本是「協同效應」而非風險。地產開發需要大量資金作前期投資,大部分內地發展商都須大量借貸。最近內地政府針對房地產的宏調政策,令開發商更難融資,對依賴借貸的開發商不利;至於路勁,它正好有公路股的強勁現金流去支持房地產開發。截至去年底止,路勁手頭現金超過四億元,若加上銀行備用信貸,可動用現金逾十億元,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不到四成,比捉襟見肘的內地發展商要好得多。去年地產業務有一千六百萬虧損,其實只因售樓收入未能及時入賬所致。在廣州和江蘇常州共有六個樓盤,土地儲備達一百六十萬方米,跟中信泰富(267)相若。第一炮廣州雋悅園只剩十餘個貨尾單位,用管理層透露的平均售價及正常成本價推算,應有約一億八千多萬純利在未來二年入賬,相比去年純利等於每年多賺二成,其後五個樓盤應有能力使地產收益每年重複甚至遞增。
第三點則仍有待處理,最理想的處理方法是善價而沽。
路勁現價市盈率約十二倍,預測市盈率只約八倍,遠低於同業平均約十四倍的預測市盈率,現有近五厘息率。考慮過以上因素,路勁在牌面應有不俗投資價值。控股公司惠記集團(610)自6月12日起便差不多天天回購。 分析公司切勿單獨看一面,須要「立體」去了解,於是翻開控股公司惠記的年報。原來惠記除持有超過路勁46%股權外,還持有約五成半利基控股(240)。利基是惠記在2003年買殼將建築業務分拆,現在主要從事香港、內地及中東建築工程,去年貢獻千多萬盈利;加上石礦場業務微利,足夠抵銷雜項業務生物科技(殺蟲藥、肥料等)的虧損有餘。利基的建築業務與路勁的房地產發展又有「協同效應」。今年6月中,路勁批出江蘇常州的建築工程給附屬公司利駿,而利駿乃是路勁及利基組成的合資企業,合約總額約二億五千萬元全歸二間惠記附屬公司!利基更投資內地污水處理,並透露有意競投五十二億元的添馬艦項目,隨時有驚喜。
保守估計,縱使利基因為市值太小,成交疏落不納入計算,兼且上文提及協同效應通通不計,惠記單計路勁股權已值約二十五億元,但其現市值竟然不到二十億元。惠記應可完全分享到路勁的增長,但是,現在市盈率不到十倍,息率超過六厘,比路勁估值更吸引。
惠記旗下三個臭皮匠:沉悶的收費公路、夕陽的建築業務、受宏調打壓的國內地產,結合起來竟有意想不到的協同效應。三個臭皮匠隨時勝過一個諸葛亮。
大部分市場所謂「基金愛股」,通常業務都較集中,並有幾位像諸葛亮般聰明的管理層領軍打下江山,才得到基金賞識。一旦業務開始分散,公司估值往往由於分析員的跨行業視野有限而遭低估,路勁基建(1098)便是其中之一。
路勁的主業是經營公路,經營狀況其實相當穩健,但一直未受市場注意,我認為主因有三個:一是路勁公路業務自上市後平均年增長只約10%,跑輸大多數公路股;二是路勁除公路業務外,還在廣州和江蘇常州發展地產業務,一般公路股分析員因為不會分析地產項目,於是將此視為風險因素,估值於是被打折扣;三是太「心多」,投資美國西洋參業務,至去年依然微有虧損。
在第一點,路勁增長落後於其他公路股,其實是錯覺。內地的車輛穿州過省時,會傾向使用高速公路而非普通公路,除了因為省時間外,省下來的汽油支出絕對可抵償路費,這一點可從路勁年報中清楚印證。路勁現有二十一條收費公路,只有五條是高速,但已佔公路收入六成,並且每條高速公路都有10-20%的收入增長,與普通公路增長此起彼落不一樣。路勁在2003年開始加強投資高速公路,盈利年增長亦應分開二段時間看;2003年前年增長只5%,2004年後已加速至每年平均超過20%。只要投資高速公路,減持普通公路策略不變,增長勢頭應可持續。
如果細心分析業務性質,其實第二點憂慮根本是「協同效應」而非風險。地產開發需要大量資金作前期投資,大部分內地發展商都須大量借貸。最近內地政府針對房地產的宏調政策,令開發商更難融資,對依賴借貸的開發商不利;至於路勁,它正好有公路股的強勁現金流去支持房地產開發。截至去年底止,路勁手頭現金超過四億元,若加上銀行備用信貸,可動用現金逾十億元,集團的資本負債比率不到四成,比捉襟見肘的內地發展商要好得多。去年地產業務有一千六百萬虧損,其實只因售樓收入未能及時入賬所致。在廣州和江蘇常州共有六個樓盤,土地儲備達一百六十萬方米,跟中信泰富(267)相若。第一炮廣州雋悅園只剩十餘個貨尾單位,用管理層透露的平均售價及正常成本價推算,應有約一億八千多萬純利在未來二年入賬,相比去年純利等於每年多賺二成,其後五個樓盤應有能力使地產收益每年重複甚至遞增。
第三點則仍有待處理,最理想的處理方法是善價而沽。
路勁現價市盈率約十二倍,預測市盈率只約八倍,遠低於同業平均約十四倍的預測市盈率,現有近五厘息率。考慮過以上因素,路勁在牌面應有不俗投資價值。控股公司惠記集團(610)自6月12日起便差不多天天回購。 分析公司切勿單獨看一面,須要「立體」去了解,於是翻開控股公司惠記的年報。原來惠記除持有超過路勁46%股權外,還持有約五成半利基控股(240)。利基是惠記在2003年買殼將建築業務分拆,現在主要從事香港、內地及中東建築工程,去年貢獻千多萬盈利;加上石礦場業務微利,足夠抵銷雜項業務生物科技(殺蟲藥、肥料等)的虧損有餘。利基的建築業務與路勁的房地產發展又有「協同效應」。今年6月中,路勁批出江蘇常州的建築工程給附屬公司利駿,而利駿乃是路勁及利基組成的合資企業,合約總額約二億五千萬元全歸二間惠記附屬公司!利基更投資內地污水處理,並透露有意競投五十二億元的添馬艦項目,隨時有驚喜。
保守估計,縱使利基因為市值太小,成交疏落不納入計算,兼且上文提及協同效應通通不計,惠記單計路勁股權已值約二十五億元,但其現市值竟然不到二十億元。惠記應可完全分享到路勁的增長,但是,現在市盈率不到十倍,息率超過六厘,比路勁估值更吸引。
惠記旗下三個臭皮匠:沉悶的收費公路、夕陽的建築業務、受宏調打壓的國內地產,結合起來竟有意想不到的協同效應。三個臭皮匠隨時勝過一個諸葛亮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