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醒是誰
節錄自-[June 28] 孔少林原是物語
大部分人讀報章雜誌文章,都是水過鴨背,甚少留下深刻印象。2005年2月《財富》雜誌封面故事主角是惠普前行政總裁菲奧里納(Carly Fiorina)。這篇文章卻令讀者深刻難忘。因為刊登不足一星期,惠普董事局辭退菲奧里納;許多人的感覺是,這篇文章是菲奧里納在惠普仕途「棺材上最後一口釘」。
文章深入分析惠普收購康柏後,非但不能產生協同效應,還導致公司失去方向,員工士氣低落。相反,市場領導者戴爾愈戰愈勇,跟惠普的距離愈拉愈遠。文章把惠普當時的問題歸咎於菲奧里納,形容她行事霸道、性格固執、不肯妥協,更不肯承認自己過失,令惠普陷入困境。
換帥後,惠普脫胎換骨,大舉反攻,不足一年時間把戴爾打得落花流水。惠普電腦業務轉虧為盈,最近士氣如虹;反觀戴爾被迫入防守位置,世界輪流轉。許多人把功勞歸於惠普新行政總裁赫德(Mark Hurd),也有人竊竊私語:赫德是否「行運醫生醫病尾」?哪有這快可扭轉公司形勢?實情會否是菲奧里納才是最醒?
從客觀資料看,我認為最醒的是惠普董事局。惠普決定收購康柏,不可能是菲奧里納一個人決定,頂多是她的影響力較大,收購始終須由董事局通過。惠普宣布收購康柏後,市場存在不少反對聲音,包括惠普創辦人之子公開反對,收購最後險獲股東通過。二家巨型公司融合過程自然艱巨,出現混亂甚至失控情況不為奇。收購前後一段時間,惠普需要一個「魅力型」領導人,一方面說服股東這宗收購是好事,另一方面號召惠普和康柏數以萬計的員工緊守崗位,繼續為公司出力;而菲奧里納正是魅力爆棚的領導人。
收購塵埃落定後,惠普需要一個埋頭苦幹的領導人,講少做多,強項是低頭執行董事局訂下來的方向。赫德性格深沉,不愛出風頭,正是帶領惠普執行收購後實質工作的最佳人選。
惠普董事局適時換帥,在不同時期委任性格截然不同的領導人,達到不同目標,一切似是在掌握之內。
順帶一提,菲奧里納「休息」了一年,準備重出江湖,年底出書,勢將引起一番哄動。能以一個單名全球通行的女性不多,我只想起「家政皇后」瑪花、「前第一夫人」希拉莉、「名嘴女星」奧馬等。菲奧里納必有大搞作。
大部分人讀報章雜誌文章,都是水過鴨背,甚少留下深刻印象。2005年2月《財富》雜誌封面故事主角是惠普前行政總裁菲奧里納(Carly Fiorina)。這篇文章卻令讀者深刻難忘。因為刊登不足一星期,惠普董事局辭退菲奧里納;許多人的感覺是,這篇文章是菲奧里納在惠普仕途「棺材上最後一口釘」。
文章深入分析惠普收購康柏後,非但不能產生協同效應,還導致公司失去方向,員工士氣低落。相反,市場領導者戴爾愈戰愈勇,跟惠普的距離愈拉愈遠。文章把惠普當時的問題歸咎於菲奧里納,形容她行事霸道、性格固執、不肯妥協,更不肯承認自己過失,令惠普陷入困境。
換帥後,惠普脫胎換骨,大舉反攻,不足一年時間把戴爾打得落花流水。惠普電腦業務轉虧為盈,最近士氣如虹;反觀戴爾被迫入防守位置,世界輪流轉。許多人把功勞歸於惠普新行政總裁赫德(Mark Hurd),也有人竊竊私語:赫德是否「行運醫生醫病尾」?哪有這快可扭轉公司形勢?實情會否是菲奧里納才是最醒?
從客觀資料看,我認為最醒的是惠普董事局。惠普決定收購康柏,不可能是菲奧里納一個人決定,頂多是她的影響力較大,收購始終須由董事局通過。惠普宣布收購康柏後,市場存在不少反對聲音,包括惠普創辦人之子公開反對,收購最後險獲股東通過。二家巨型公司融合過程自然艱巨,出現混亂甚至失控情況不為奇。收購前後一段時間,惠普需要一個「魅力型」領導人,一方面說服股東這宗收購是好事,另一方面號召惠普和康柏數以萬計的員工緊守崗位,繼續為公司出力;而菲奧里納正是魅力爆棚的領導人。
收購塵埃落定後,惠普需要一個埋頭苦幹的領導人,講少做多,強項是低頭執行董事局訂下來的方向。赫德性格深沉,不愛出風頭,正是帶領惠普執行收購後實質工作的最佳人選。
惠普董事局適時換帥,在不同時期委任性格截然不同的領導人,達到不同目標,一切似是在掌握之內。
順帶一提,菲奧里納「休息」了一年,準備重出江湖,年底出書,勢將引起一番哄動。能以一個單名全球通行的女性不多,我只想起「家政皇后」瑪花、「前第一夫人」希拉莉、「名嘴女星」奧馬等。菲奧里納必有大搞作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