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uly 14, 2007

阿房宮

節錄自-[June 21] 孔少林原是物語

「香港的添馬艦計劃,必須成為現代化地標,為二十一世紀再出發的香港樹立旗幟,揚威四海,才不負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貿旅遊中心和世界大都會的威名。」以上言論,驟眼看似是好大喜功的政府官員所講,實則出於民選議員鄭經翰上星期在《信報》的專欄。  

本欄之前已討論過,本來政府想建新總部是件小事,只要證明到有此需要,又能提出一個符合使用公帑成本效益的方案,並沒什大的爭議性。偏偏政府硬要把中區地王據為己有,又要開出比頂級寫字樓還要高的建築費預算,處處給人浮誇的感覺,才特別乞人憎。  

香港有山頂、維港、國金、會展、淺水灣……地標還不足夠嗎?為什政府的新總部必須要是新的香港地標?紐約、倫敦、新加坡的國際都會地位是靠那些「形象工程」建立的?除了極權和發展中國家外,有哪些政府可以花費民脂民膏,為自己辦公室塗脂抹粉,還理直氣壯地對市民說「這是為大家好」?  

鄭議員還說以大型新建築物推銷城市形象,「連內地也明白」。不錯,二千多年前秦始皇必定是以同樣理由向咸陽市民推銷阿房宮方案的。我只聽過不少人說國內種種「破舊立新」的政績工程,毀了多少具保留價值的建築,代之而起是各種形相怪異、與周圍環境毫不配合的低級趣味建築物。我們的品味,真的應師承內地嗎?  

私人企業有興趣參與這種虛榮追逐遊戲,只要得到股東同意,旁人無權過問。政府花的每一分每一毫,可都是從我們身上拿的,大部分納稅人真的同意多花公帑,令政府總部和立法會大樓成為香港的新地標?我非常懷疑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