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載體
節錄自-[June 7] 孔少林原是物語
健身室內多種運動器械中,我喜歡單車,一來對膝蓋撞擊較輕,二來可騰出雙手來看書和雜誌。健身室有多本本地雜誌供會員翻閱,多數是以生活、健康、時尚為主題的月刊,大部分是自己不會掏荷包購買,所以我樂於就地取材,擴闊視野。說出來也沒有人會相信,一面做運動,一面看雜誌累我傷身兼破財:在單車上手執雜誌,雜誌的重量集中在手腕上,經過一段時間,手腕耗損至需要求醫。醫生說,這種運動受傷聞所未聞。
朋友任職雜誌社編輯,我忍不住問他:「為什雜誌這厚,這重?」他答:「今日雜誌不再是我們心目中的雜誌,它是廣告的載體。」廣告載體?他解釋,今日辦雜誌理念跟傳統倒轉,雜誌完完全全為廣告而活;即是說,先有廣告,後有雜誌內容。
厚度媲美小說的雜誌,廣告多於文章,出版社必賺大錢?原來不是,廣告費鬥得很爛,廣告商如皇帝女;再者,這些設計華麗、紙張精美的雜誌因印刷量不多,所以印刷成本高昂,可是售價不高。朋友壓低聲線說:「最暢銷的月刊每月銷量都是幾千本。」大部分本地雜誌掙扎求存,即使是集團經營的雜誌,也是有賺有蝕,整體盈利能力不高。
雜誌是廣告載體的意思是,雜誌是辦給廣告客戶看的。雜誌是否暢銷不重要,因為雜誌分銷收入微不出道,全靠廣告收入支營運成本。雜誌內容是否吸引讀者不再重要,因為目標讀者不是讀者,而是廣告客戶。我終於明白,為何廣告和內容難分難解,為何好端端一個訪問,被訪者旁邊硬要出現一個名牌手袋?答案是:「錢作怪」。
主導雜誌內容不再是編輯,而是營業部主管。賣幾多本書不再重要,只要廣告客戶認為這本雜誌銷量高,只要廣告客戶可向他們的上頭交代便足夠。最重要是大家開心,你騙我,我騙他,又何妨?
為避免觸發手腕傷患,我多了一個不看本地雜誌的理由。
健身室內多種運動器械中,我喜歡單車,一來對膝蓋撞擊較輕,二來可騰出雙手來看書和雜誌。健身室有多本本地雜誌供會員翻閱,多數是以生活、健康、時尚為主題的月刊,大部分是自己不會掏荷包購買,所以我樂於就地取材,擴闊視野。說出來也沒有人會相信,一面做運動,一面看雜誌累我傷身兼破財:在單車上手執雜誌,雜誌的重量集中在手腕上,經過一段時間,手腕耗損至需要求醫。醫生說,這種運動受傷聞所未聞。
朋友任職雜誌社編輯,我忍不住問他:「為什雜誌這厚,這重?」他答:「今日雜誌不再是我們心目中的雜誌,它是廣告的載體。」廣告載體?他解釋,今日辦雜誌理念跟傳統倒轉,雜誌完完全全為廣告而活;即是說,先有廣告,後有雜誌內容。
厚度媲美小說的雜誌,廣告多於文章,出版社必賺大錢?原來不是,廣告費鬥得很爛,廣告商如皇帝女;再者,這些設計華麗、紙張精美的雜誌因印刷量不多,所以印刷成本高昂,可是售價不高。朋友壓低聲線說:「最暢銷的月刊每月銷量都是幾千本。」大部分本地雜誌掙扎求存,即使是集團經營的雜誌,也是有賺有蝕,整體盈利能力不高。
雜誌是廣告載體的意思是,雜誌是辦給廣告客戶看的。雜誌是否暢銷不重要,因為雜誌分銷收入微不出道,全靠廣告收入支營運成本。雜誌內容是否吸引讀者不再重要,因為目標讀者不是讀者,而是廣告客戶。我終於明白,為何廣告和內容難分難解,為何好端端一個訪問,被訪者旁邊硬要出現一個名牌手袋?答案是:「錢作怪」。
主導雜誌內容不再是編輯,而是營業部主管。賣幾多本書不再重要,只要廣告客戶認為這本雜誌銷量高,只要廣告客戶可向他們的上頭交代便足夠。最重要是大家開心,你騙我,我騙他,又何妨?
為避免觸發手腕傷患,我多了一個不看本地雜誌的理由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