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uly 14, 2007

有壓力?

節錄自-[June 8] 孔少林原是物語

「萬人迷」碧咸轉會皇家馬德里後,老態漸現,人氣早被「細哨」朗拿甸奴所蓋過。在本港股票市場上,港交所(388)絕對稱得上近年冒起得最快的「本地萬人迷」,而且適值當打之年,最近港交所高層還要為他打一支大補針,我擔心即使港交所是一匹難得的千里馬,亦可能補過頭,要提早退役。  

港交所執掌本港證券業命脈,獨市經營本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業務。證券市場向來有亦正亦邪的分裂性格,除了為上市公司提供融資渠道之外,同時為各方賭客提供另類博彩娛樂。香港近年被中國政府力谷,作為中國對外融資的主要窗口,令港交所這門獨市生意,更加門庭若市。在過去與未來大半年內,預期巨型國企來港上市的金額,將進入集資額的高峰期。與此同時,本港股市的每日成交額,亦預期將在未來一年內達到歷史高峰。  

在北京連番打補針的支持下,港交所怎不頓時威風起上來?然而,北京厚待香港金融市場虧欠國內A股市場的「謠言」,近年在國內證券業及學者圈中頗有市場。  

自從港交所舊臣周文耀重掌帥印後,一直表現親民,港交所股票由6月26日開始,把每個買賣單位(手)由二千股減至五百股,讓「最低消費」由原來逾十萬元,減至二萬六千多元。拆細買賣單位可以讓更多散戶投資者參與買賣,作為小投資者,理應是額首稱慶才是。然而,港交所無論是業績,還是股價,已經像吃了肥仔水一樣,谷到「漲卜卜」,我擔心因為入場費太貴而被拒諸門外的小投資者,可能在情急之下做錯決定。  

我絕對認同,港交所是一家比經營賭場更賺錢的專利生意;然而,任何經歷過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的小投資者,都應該記得錯誤使用「大藍籌有買貴無買錯」理論,亦一樣可以損失慘重的教訓。不信?請問問以歷史高位買入中移動(941)及電盈(008)的投資者,至今「回報」是多少,便一清二楚。港交所目前的估值,已經是去年盈利的四十三倍。不錯,在「四大金剛」(四大中資銀行)陸續上市的保護傘下,今年港交所盈利有望突破二十億大關,市盈率將回落至略低於三十倍,但是今年稍後國內A股將重新招納新股上市,剛巧遇上明年大型新招股曲終人散時,盈利會否開始「有壓力」呢?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