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分析員
節錄自-[June 22] 孔少林原是物語
上市公司老闆其中一個噩夢,是要他跟證券行分析員開會。現在大部分老闆把這項工作交給財務總監負責,但分析員始終渴望從最高負責人口中知道公司動向,不時要求直接見老闆,而老闆覺得三番四次推搪好像不太畀面,因此偶爾也要接見分析員。
老闆第一眼見到分析員,腦海即浮現一個問題:為什分析員這年輕?這個問題相當重要,這年輕的分析員哪有經驗和閱歷去深入分析行業和公司前景?據聞分析員工作時間頗長,他們外表沒理由長得比真實年齡年輕?
分析員開口說話,立即確證老闆心裏的憂慮:年輕人真的不懂事。假如分析員單是不懂事,還好一點,老闆索性把他們當作為自己子女或後輩,稍為付出耐性細心向他們講解。即使遇上較麻煩的「不懂事扮懂事」的分析員,老闆多花唇舌,始終也能把正確訊息傳達予分析員。最慘是遇上「不懂事扮懂事兼教你做生意」的分析員,他們不但不懂事,還大發謬論;老闆乖乖坐受教誨,又不能得罪可影響公司股價表現的分析員,眼淚只能在心裏流,心想老闆真的不易做。
分析員年紀輕、經驗淺,不是香港股票市場的特徵,外國也出現同樣情況,但情況不及香港明顯。《Institutional Investor》雜誌最近選出七十位美國和五十位歐洲頂級分析員,平均年齡分別是四十一歲和四十歲。《Institutional Investor》也有選出香港區分析員,但年齡資料欠奉,若果單看照片,我推測這些分析員勉強三十出頭。
英美分析員入行路途,大都是在所從事行業內打滾了一段長時間,累積一定經驗,然後轉行任分析員,入行年紀大都是三十過外。反觀香港,在海外名校畢業,便好像足夠作為入行條件。 若干年前,某上市公司老闆接見女性分析員,一見鍾情,拍了幾年拖後結婚。最近在雜誌看到,這名分析員婚後生了幾名孩子,但至今依然明艷照人。我在想,當日她跟老闆開會時幾多歲?
上市公司老闆其中一個噩夢,是要他跟證券行分析員開會。現在大部分老闆把這項工作交給財務總監負責,但分析員始終渴望從最高負責人口中知道公司動向,不時要求直接見老闆,而老闆覺得三番四次推搪好像不太畀面,因此偶爾也要接見分析員。
老闆第一眼見到分析員,腦海即浮現一個問題:為什分析員這年輕?這個問題相當重要,這年輕的分析員哪有經驗和閱歷去深入分析行業和公司前景?據聞分析員工作時間頗長,他們外表沒理由長得比真實年齡年輕?
分析員開口說話,立即確證老闆心裏的憂慮:年輕人真的不懂事。假如分析員單是不懂事,還好一點,老闆索性把他們當作為自己子女或後輩,稍為付出耐性細心向他們講解。即使遇上較麻煩的「不懂事扮懂事」的分析員,老闆多花唇舌,始終也能把正確訊息傳達予分析員。最慘是遇上「不懂事扮懂事兼教你做生意」的分析員,他們不但不懂事,還大發謬論;老闆乖乖坐受教誨,又不能得罪可影響公司股價表現的分析員,眼淚只能在心裏流,心想老闆真的不易做。
分析員年紀輕、經驗淺,不是香港股票市場的特徵,外國也出現同樣情況,但情況不及香港明顯。《Institutional Investor》雜誌最近選出七十位美國和五十位歐洲頂級分析員,平均年齡分別是四十一歲和四十歲。《Institutional Investor》也有選出香港區分析員,但年齡資料欠奉,若果單看照片,我推測這些分析員勉強三十出頭。
英美分析員入行路途,大都是在所從事行業內打滾了一段長時間,累積一定經驗,然後轉行任分析員,入行年紀大都是三十過外。反觀香港,在海外名校畢業,便好像足夠作為入行條件。 若干年前,某上市公司老闆接見女性分析員,一見鍾情,拍了幾年拖後結婚。最近在雜誌看到,這名分析員婚後生了幾名孩子,但至今依然明艷照人。我在想,當日她跟老闆開會時幾多歲?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