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uly 14, 2007

爆谷文化

節錄自-[June 22] 孔少林原是物語

為什美國的戲院所售賣的爆谷是鹹味,而香港和內地戲院的爆谷多是甜味?答案反映美國人經營戲院的功力比中國人勝幾籌─鹹爆谷令人口渴,多飲汽水。  

在美國,吃爆谷是去戲院睇戲的最傳神標誌;「爆谷文化」就是「睇戲文化」。美國戲院經營者老早了解到,播放電影只是經營戲院其中一種生意。  

經營戲院其實包含三種生意:

第一、戲院是快餐店。各位知不知道售賣爆谷的利潤是多少?我估計大約是95%。爆谷豆爆成爆谷的比例大約是一比六十。一位美國戲院業前輩說過這句名言:過去一百年來戲院最重要的科技突破,是設計在座位扶手旁邊的汽水座!以前觀眾把汽水放在地上,容易打翻,大大減低買汽水的意欲。前輩不是說笑,爆谷和汽水就是戲院的主要收入來源;而最重要的地方是,飲品和食物的收入不用跟片商分賬。  

第二、戲院播放電影。院商跟片商瓜分票房收入,比例視乎雙方協議,一般是五五分賬。院商負責戲院所有員工工資和燈油火蠟開支。戲院座位數目固定,票價大致穩定,開源能力不高;因此,院商唯有致力控制成本。近年流行小型戲院,就是院商爭取規模效益─播放八齣戲都是由同一隊工作人員負責。  

第三、戲院是廣告載體。廣告對院商的吸引力不下於爆谷,因為成本近「零」。唯一須考慮之處,是院商須平衡正場前播放廣告和預告片的長度比例─總不能要求觀眾等三十分鐘才等到正場電影。雖然生意難做,但要在廣告和預告片二者作取捨並不困難:廣告收入全屬院商所有,而預告片是院商幫片商免費宣傳。各位有否察覺近年廣告愈來愈多,預告片則愈來愈少?原因是錢作怪。  

中國現在大約有三千間戲院,大部分設備簡陋,跟美國戲院的質素有一段距離。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的五分之一,戲院數目卻是中國十倍。中國戲院經營者未弄清楚戲院是什一回事之前,還是按部就班發展戲院業。面對經營戲院的困難和翻版DVD的雙重夾擊,內地戲院行業荊棘滿途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