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July 14, 2007

雙贏不夠要三贏

節錄自-[June 13] 孔少林原是物語

中移動(941)的母公司斥資十三億港元,從梅鐸的新聞集團手上收購鳳凰衛視(8002)二成股權。中移動董事長王建宙認為,這宗交易可達至「三贏局面」,即中移動、鳳凰衛視和新聞集團三方都有得益。本欄對於「雙贏方案」的看法,一直都認為是當事人「一廂情願」和「自相矛盾」的想法。在這宗交易,中移動「買」,新聞集團「賣」,二方都能得益的機會微乎其微。唯一可能性是,新聞集團出售大部分股權予中移動,其實交易完成後其仍持有鳳凰衛視17%股權,但引入了中移動後可望改善鳳凰衛視前景,是明退暗進的一棋。  

梅鐸多年來處心積慮打進內地媒體市場,但成績不是在媒體監管限制下處處碰壁,便是找不到賺錢模式,內地業務一直是虧損。新聞集團是鳳凰衛視的創辦股東之一,而鳳凰衛視是梅鐸相對上最成功的內地投資,因此他不會輕易出售股權。憑優質內容和跟內地政府的良好關係,鳳凰衛視近年在內地媒體市場闖出名堂,但整體成績仍是差強人意,過去五年總盈利(減去虧損)只有二千萬港元。最令梅鐸失望的是,鳳凰衛視沒有為梅鐸打開通往內地主流媒體的大門,由開始至今都只能在監管灰色地帶下運作。  

梅鐸是精明投資者,買東西往往點石成金,賣東西不時把握到最佳時機和售價。梅鐸忍痛出售鳳凰衛視,相信是他對內地媒體市場終於心淡。《金融時報》形容梅鐸的中國策略試過「叩頭」,也試過「靠嚇」,都做不出成績,最終決定認輸,減磅離場。  

鳳凰衛視引入中移動,能否藉此清除監管上的障礙?我看不可能,鳳凰衛視是境外媒體,內地監管機構頂多繼續「隻眼開,隻眼閉」,何況中移動聲明不會參與鳳凰衛視運作,這宗交易純屬股東買賣股份行為,對鳳凰衛視實質影響有限。  

收購鳳凰衛視股權,對中移動的影響更加輕微。我對內地3G手機、移動電視、電訊媒體化等趨勢全都深信不疑,但問題是,中移動不用購買股份來得到這些業務。以中移動在內地的市場地位,應該是這些內容供應商「排隊」希望得到中移動眷顧。這宗交易最令投資者安慰的是,王建宙承諾不會把鳳凰衛視注入在香港上市的中移動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